简介

汉末孤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91章 巧则巧矣,犹可精善(2/3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

按照马均的想法,就是先造一个房子,将里面的空气预热,再通过风箱压入焦炭炉中,使焦炭炉中的温度更高,以达到炼钢所需的温度!

就这么简单!

科学,其实就象某些男女关系一样,只要捅破一层薄薄的窗纸,就能勾搭成奸……

田峻大喜,对马均深施一礼道:“德衡一句话,寥寥数语,却价值万金啊。我欲请德衡为辽东将作匠,位同郡丞,薪奉六百石,请德衡不要推辞。”

马均没想到田峻会如此重视自己,惊愕地张开了大嘴……

……

有了空气预热室,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,田峻终于炼出了自己想要的钢。

从此以后,重骑兵可以配装更轻更坚硬的具装钢甲,士兵们的护具更轻更坚固,武器更锋利。

农具更坚实耐用,耕种及垦荒效率更高。

从冶铁到炼钢,这是科技史上一次质的飞跃,生产力因此大幅提高,人们的生活也因此发生很大的改变。

不过,这还只是最基本的钢铁冶炼,各种特种性能的钢材的冶炼,将会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。

马均的加入,再配合田峻做为穿越者的一些“先知先觉”,辽东的科技树开始生根发芽,结出一枚枚科技的硕果。

……

一晃又是数月过去。

到中平三年(公元186年)二月时,夏雪为田峻产下一子,辽东官民尽皆弹冠相庆。田晏和夏育这两个老头也专程赶到襄平,为抱孙子而争得不亦乐乎。

在冠名权的争夺战中,最后在田峻的干预下,夏育夺得了冠名权,然后……给小孩取了个很俗的名字:田获。

穿越者田峻,终于在这个时代试种成功……

……

此时黄巾之乱已经平定一年多了,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,辽东一直在大力收容(收购)人口。现在辽东的总人口数,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多万。

屌炸天周泰和蒋钦,也带着八百多精壮水贼来到辽东,开始组建辽东水师。

在见过辽东的整体龙骨尖底大海船之后,周泰向田峻提出了依旧建造一部分平底船的建议,只是将平底船也改成整体龙骨。

原因是尖底船适合在海上航行,但不适合于江河,因为江河有些地方水浅,若使用尖底船,必然导致搁浅。

田峻釆纳了周泰的建议,并将造船和组建水师之事全部交给周泰,而技术方面,则以马均为首,左伯为副。

……

时间又过了两个多月,这一天,当田峻正在视察垦荒的屯垦区时,岳父蔡邕带着三个儒生打扮的人来到了屯垦区。

见到田峻之后,蔡邕对田峻道:“贤婿啊,老夫今日此来,是特意为贤婿介绍三位好友的。”

说罢,蔡邕指着年龄稍长的儒生道:“这位是管宁字幼安,乃春秋时名相管仲后人。”

接着,蔡邕又指着另外两位儒生道:“这两位分别是陃原字根矩和王烈字彦方,三人都乃当世大儒,如今游学到辽东,闻贤婿在辽东善待百姓之举,特来拜会贤婿。”

管宁,陃原,王烈,这可是汉末非常有名的教育家啊!

在原本的历史上,三人也是避祸辽东,在辽东从事教育事业数十年,公孙度及曹魏朝廷多次召辟都不肯为官。

听得蔡邕介绍,田峻赶快执弟子礼下拜道:“久闻三位长者大名,恨不能一见啊。三位能来相见,峻深感荣幸,还请三位长者不吝赐教。”

管宁笑了笑,也向田峻施了一礼道:“吾等随流民来辽东,至今已三月有余矣,田太守在辽东收流民,施善政,可圈可点,虽古之大贤,也不过如此。我等深感佩服。”

田峻道:“辽东地处塞外,群胡环伺,战事频发,今虽有些许惠民之政,但尽皆草创,难免粗陋。三位当世大贤联袂而来,必有教我。”

管宁与陃原等人相视一笑道:“果如蔡兄所言,田太守不耻下问,礼贤下士,让人佩服。”

说罢,管宁又转向田峻道:“纵观太守所为,外拒胡人,内平黄巾,短短几年时间,竟使得边塞荒蛮之地,地方安定,百姓乐业,轻徭薄赋,吏治清明,人间乐土,不过如此。田太守之文治武功,当为今世之一绝。然,田太守可知,辽东之政,尚有一处较大欠缺?”

教育?当然是教育。

大教育家的提议,能不是教育么?而且,对辽东来说,这也确实是一块短板。

田峻知道管宁想说什么,不过田峻没有事先说破,而是依旧装成一副很谦逊的样子道:“峻有请长者教导。”

管宁满意地点了点头道:“田太守之文治武功虽好,然,老夫认为,不论文治还是武功,皆非富国强民的根本。

今有能吏,故能使得“吏治清明”,但谁能保证能吏之后还是能吏,谁能保证能吏之后不会出现庸吏和恶吏?

今有勇将,故能得以“外拒胡人保境安民”,但谁能保证勇将常有常在?

今有巧匠,故能得以“工技艺、精器械”,但谁能保证技艺得以传承精进?

所以,文治武功并非民族强盛的根本,民族强盛的根本唯教化也。而今辽东所缺者,正是这最重要的教化也。”

田峻闻言,肃然起敬道:“先生之言,振聋发聩。晚辈受教了。古人云:十年树木,百年树林,唯有教育才能兴国,唯有教育才能定邦。诚不我欺也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喜欢汉末孤峰请大家收藏:(m.shaobingxs.com)汉末孤峰哨兵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